疫情或致全球近1亿人陷入赤贫,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机构副代表玛哈·艾哈迈德6日表示,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预计今年将有7000万到1亿人陷入赤贫。当下,世界粮食计划署正积极调动资源,以满足多达逾亿人口的粮食需求。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,在其设有办公室的79个国家中,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的人数可能增长80%,即从疫情前的1.49亿人增加到2020年底的2.7亿人,每一个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都将面临威胁。
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,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,四十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,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,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,稻谷、小麦、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完全可以自给,肉、蛋、菜、果、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,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。中国坚持立足国内、谷物基本自给的粮食政策,可以有效保障中国谷物市场的基本稳定,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。
中国人口占全球19%,但耕地只占全球9.5%,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,消费者从“吃饱”向“吃好”转变,食物消费结构持续升级。201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,2017年中国进口各类农产品超过1.5亿吨,在世界粮食市场地位举足轻重,为世界粮食贸易注入持久动力。
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,但与其他国家相比,农业水平较为薄弱,所以我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,在生产和贸易两方面都积极地给予支持和保护,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。总体来看,我国粮食贸易经历了四个阶段:(1)粮食贸易以净出口为主(1949-1978年);(2)粮食贸易以净进口为主(1979-1991年);(3)粮食贸易进出口交互阶段(1992-2001年);(4)进入国际贸易体系阶段(2002-至今)。近几年,美国利用单边贸易措施,对我国采取“337调查”“301调查”和“232调查”,特别是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,由此涉及的征税规模及产品范围不断扩大,对我国的粮食贸易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挑战。
2019年我国大米总消费量达到19302.5万吨,人均年消费138千克,平均到每天的消费大概是0.75斤,其中食用大米消费量是15880万吨,人均食用大米年消费量达到113公斤,平均每人每天食用大米0.62斤左右。2019年我国国内小麦消费量为12350万吨,人均消费大概是88.2千克每年;其中食用消费为9230万吨,人均消费为65.9千克每年,平均到每天就是每人消费0.36斤左右。2019年我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为27795万吨,人均年消费达到198.5千克;其中食用消费是1862万吨,人均年消费13.3千克。
从2019年大米、小麦、玉米的消费量来看,这三者2019年总共的消费量达到59447万吨,相当于人均年消费达到424.6千克,其中食用粮食年度总消费量达到26672万吨,人均食用粮食年消费量达到190公斤,平均到每天就是1.05斤左右。截至目前,全国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已经复工4750家,复工率88.2%,复工企业的小麦和稻谷加工能力每天96.2万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