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过过去的托福考试里,听力出现了印度口音。不知道考场上的小伙伴,有没有歌舞一番的冲动呢?其实托福出现美音之外的口音是常规操作,之前官方说过:“在托福听力和口语考试之中会加入其他地区的朗读者,这些朗读者有可能来自英国、新西兰或者澳大利亚”。也就是说,口音问题不光出现在听力中,有时候口语的direction也会出现。如何才能降低口音带来的影响?
一 :了解发音规则
虽然这次考试出现了印度音,但这实属非常偶然的情况,一般托福更常见英音。想要避免口音带来的麻烦,我们不得不英式美式“两开花”,对常见的发音规则进行了解。
最经典的就是“r”音,大部分人靠这个发音就能作出区分。美式英语但凡带“r”字母的单词一定要念出音来,英式英语则不会把每个r都读出来。美国人读teacher,英国人读“teache”。
二:语法推断词义
明明认识这个单词,日常也练习了正确发音,对美音有着的熟悉,换个口音反倒来不及反应。
不管是听说还是读写,单词起着决定性作用。词汇背过了但放到句子里不一定会用,但是反过来,如果对单词的使用很熟练,就能通过其用法推断重点词的意思,从而弥补口音带来的辨音影响。
托福考试中考察的更多的是复合句和复杂的长难句,但我们平时用的多是简单句,所以小伙伴们对于基本的语法知识还要多加掌握,强化复杂句的练习。
三:扩充背景知识
ETS说托福考试不基于任何专业的背景学习,难道你就不管背景知识了吗?托福考试原本是给大学生设计的语言考试,所以会出现很多ETS认为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背景知识。不过现在高中生、初中生留学的也不少,真是苦了孩子们。
托福考试中,涉及的科目非常广泛,托福听力的conversation大多是校园生活,lecture则多是学术研究。不管是校园生活中改论文还是讲座时搞科普,上天入地各种科目都能成为话题。其中出现的心理学、社会学、天文学、生物学、地质学、气象学等,几乎就是大学生们学习的所有科目。
研究表明,在托福听力中,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内容涉及比较专业的文化科学背景知识。也就是说,在这四分之一里,如果你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,即便听不明白信息之间的联系,也能get到文本的逻辑。通俗点说,别人只听到“1+1”,你听到之后还能马上获得“2”这个信息。
所以,口音影响我们听信息?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作为弥补,听不清我们还可以搞推理。需要注意的是,托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,从一次考试中关于“整容”话题的讨论可以看出来。所以小伙伴们记得关注一些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,帮助我们更好地听辨。即便没有考到,我们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顺应西方的意识差异,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。
四:听力材料
前面说到的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都可以被笼统的称之为“英音”。英音出现的频次越来越多,所以大家平时可以找一些英音材料听一听,例如BBC的新闻、纪录片,女王的公开演讲。
其中纪录片一般会按照话题进行分类,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自然、生物、艺术相关的影片,这些科目出现在听力中的几率较高,另外生物也是阅读最常见的话题。
五:注意事项
在备考听力的过程中,精听、泛听、听写缺一不可,但这些也都很耗时间,而且效果因人而异。为了避免疲劳战术,我们需要快速抓住重点。
首先,ETS一般不会扣一些小细节,所以我们做听力时尽量先听懂主要结构和全文逻辑。
其次,做完听力之后,要记得总结考点。学会的做题方法不能局限在某一科,而是要做完这篇之后,同类的文章也能稳定发挥,顺利做完。
另外,在背单词时还是要注重发音,不要因为会出现其他口音就放松管理。在练习发音时,重点在于快速反应听到的单词的释义,这一阶段可以暂时忽略拼写。
最后,听写练习虽然比较费力,但是能全面提高听音、记笔记、把握全文的能力。一般至少三周才能感觉到明显的效果,所以希望小伙伴们不要心急。
听力出现口音不可避免,掌握国际口音既是应试趋势,也是未来小伙伴出国后的必备技能。很多留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触:校园里学生来自世界各地,授课的老师也不都是美国人,交流起来明明是英语又好像说的不是英语。在美国大学里英音还算“容易听”,日本、泰国、韩国等各地口音才让人真心迷醉(没有歧视的意思)。置身多元文化氛围,自然要经历不同口音的适应期。
所以托福中的各种口音正好可以当做出国前的适应练习。